时寒冰:回眸10年,感受趋势的力量
2018-02-20 15:23:00
  • 0
  • 0
  • 8
回眸10年,感受趋势的力量
时寒冰



首先,向所有支持我的朋友和您的全家人拜年!恭祝您和全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如意!

2008年12月,我的第一本书《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正式出版发行,至今,已近10年。重新翻阅这部书,这本已经绝版的书,在今天读来,令人感慨。
趋势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些人为的因素可能会把时间节点前移或后移,但不能改变整个趋势。当一些朋友忧虑不决的时候,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看看今天的很多分析,恐怕又将是一番新的感慨。有感慨,但不可以有遗憾。这本书已经停印三年。在这本书与出版社签订的版权期满之时,我对当时书中的分析做个总结,很多文字老朋友们都非常熟悉了,相信大家今天读了书中的一些摘录,会跟我一样非常感慨!

下面为原书摘录:

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战争过后,美国的经济都会有一次大的提升,美国的国际地位都会有一次飞跃。每一次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过后,美国都变得更强大。这已经成了一种规律。——《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5.

美国一边小心翼翼地呵护其实体经济,一边呼吁其它国家拿出真金白银拯救其已经是无底洞的虚拟经济。也许,不久之后人们才会发现,拯救者才是真正要被拯救的,而现在的被拯救者,将来会突然站立起来,成为巨人。——《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13、P14.(说明:我在书中不止一次强调美国经济将率先复苏)

全球性的庞大的救市规模,正在为未来的通货膨胀埋下巨大的隐患。在次贷危机邻近结束或结束以后,美元必将继续贬值,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贬值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同时,大批热钱在美元贬值或有贬值预期的影响下,会热炒大宗商品,推高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增加中国原材料的进口成本。
趁次贷危机恶化裸露出来的机会,趁低价用我们的外汇储备去收购铁矿石、石油、有色金属等矿产(这同样也可作为中国企业的选择),应该被作为最迫切的选择,否则,机会转瞬即逝,我们将来得到的可能又是遗憾和伤痛。——《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45.(说明:美元在书2008年12月出版后继续贬值,一直贬值到2011年,而大宗商品飞涨。我当时对美元贬值的预测极为坚决,一如2011年5月后对美元上涨的预测一样坚决。近10年来,只有2017年的美元调整算是误差,但大趋势依旧!)


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财富并没有消失,而是在被转移和重新分配,等次贷危机过后,人们会惊讶地发现,次贷危机背后隐藏着一个最大的赢家。哭得最响亮的人,不一定是最悲伤的……而美国强大的利益集团,隐藏着的制造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则是实实在在的大赢家。——《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52(事后证明,美国率先实现复苏)

次贷危机变得难以抑制之时,美国迅速通过金融改革法案等路径,建立起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金融防火墙,避免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实体经济领域遭到外来力量的收购,维护美国的经济安全。
次贷危机,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祸,而且,当我们回过头来分析每一个细节,它们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息: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85.

因此,美国需要稳住自己的市场,而强调其它市场的泡沫。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格林斯潘为何在美国次贷危机即将步入新一轮恶化之际,明确强调中国股市的泡沫了。他及他背后的利益集团,需要资金从中国这样的国家中回流到美国。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通过把美元贬值70%来化解危机。这次,美元又要贬值多少?——《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96.

富国举债,因为,货币贬值的过程就是债务被合法“减免”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债权国的一种掠夺。凡是具有强势货币的国家或地区,都有举债的习惯,因为他们自己就可以印刷钞票,通过给纸张加上代表财富的符号换取他国真正意义上的财富。这样,发展中国家用血汗积攒的财富,往往被转换成印上了美丽图案的纸张。这种不平等,是财富向富国集中,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102.

这次下跌只是为下一次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做准备——酝酿期越长,未来的全球通货膨胀越可怕,道理再简单不过:各国数额惊人的救市资金所带来的货币的贬值效应早晚会释放出来,这些“廉价资金”早晚会让世界付出代价。
……美国、欧洲庞大的救市计划本身,就意味着货币发行的加速和相关债券发行的快速增长。流动性的注入一次次地为未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巨大隐患。——《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120.(说明:这本书在2008年12月出版后不久,大宗商品就开始暴涨,通胀开始起来)

当虚拟经济完全脱离实物经济极度膨胀时,就会形成经济泡沫,最终引发金融危机。如果把实体经济比作岩石,覆盖于其上的雪层就是虚拟经济,积雪过厚导致雪崩——虚拟经济如果与实体经济超过一定的比例,必然导致危机产生。——《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138.

即使在知识经济和金融衍生品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实体经济依然应该作为国家的经济支柱,否则,这个国家的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就容易受到威胁。——《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139.

应该认识到,中国日渐崛起的实力和影响力,已经使它可以担任亚洲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中国应该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加快自身的转型,这可以使中国占据更大的主动。——《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212.

那么,有没有一种财富储备方式,可以不受金融危机的掠夺,不仅可以在危机中保值,在未来还能有数倍的增值呢?有,那就是资源尤其珍贵、稀缺资源的储备。
这里所指的资源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包括煤炭、石油和铟、稀土等在内的日渐稀缺的矿产资源。二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知识产品的研发和储备、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日本在自然资源缺乏的情况下,通过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构筑起来的资源体系,同时,通过在世界范围内采购、囤积稀缺资源或收购、入股此类公司,弥补自然资源短缺的缺憾,奠定了其大国基础。——《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216.

实际上,在纸币贬值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全球未来将逐渐步入资源为王的时代。什么是资源为王?就是以有色金属(包括黄金)、煤炭、森林等珍贵自然资源,和以高科技人才与知识产品为核心,构筑起来最安全的财富体系,这些资源既是重要的原料,又是最强势的最值得信任的货币,谁拥有的资源(尤其珍贵、稀有资源)越多,谁就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更强的购买力。
进一步,将来,哪个国家拥有的资源最多,哪个国家以资源为依托的纸币,将能得到更大的信誉保障。——《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217.(说明,在当时明确提出了资源为王的概念,此后,这个概念被很多人提及,尤其是在2009年初开始大宗商品持续上涨以后)

拥有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就意味着拥有持续升值的财富,意味着,随时可以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的财富!——《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218.

资源不是货币,但是,在未来,人们将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不是货币的资源远远大于目前以纸币为核心的货币体系所代表的购买力,资源不仅具有货币所具有的功能,还具有货币没有的功能,比如,资源作为工业原料的功能,就是纸币所缺乏的。——《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221.

当外国人拿着印着代表货币的符号换走我们珍贵的资源,一旦将来我们资源短缺,再重新买回,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假如人家根本就不卖呢?这已经从经济问题变成国家安全问题了。——《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225.

这是一种令人痛心的谬误:我们把最具有增值潜力的稀缺资源贱卖,换来最容易贬值的纸币储备起来,由此给中国带来的财富的损失和国家安全的损害是难以估量的。——《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225、P226.

从根源上来讲,抑制内需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民众收入没有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无钱消费。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的财富分配机制,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公众收入低。
由于工资过低,导致无法产生出与产品供应相配套的内部需求,即内部需求是残缺的。由此,不得不进一步依靠外部需求,国内的生产与国外的需求构成一种平衡,而要依靠外部需求,又常常进一步压低工人工资,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237.

近年来,我国GDP以9%左右的速度增长,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但工资占GDP的比例,则从1989年的16%下降到2003年的12%。——《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238.

在认识到制约我国内需启动的根本原因后,通过与日本的经验教训做对比,我们就能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刺激消费需求的核心在于增加居民收入,最终实现民众“有钱可花、有钱敢花”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中国可以效法日本,实施类似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样的计划。
第一,增加民众的可支配收入。——《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247.

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的集中,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推动力是最小的,损耗是最大的。在内需萎靡不振的今天,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上,在这一关键点上,只有当机立断,改变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尽快实现民富,中国的国力才能实现快速腾飞,民族复兴的曙光才能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要实现民富,就应该在增加就业和减税方面做文章,而减税本身就可以促进社会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因此,中国首先应该在减税方面做文章,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的作用最直接,而降低流转税、企业所得税税率,对现在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所起的作用则是间接的。
从整个宏观经济来看,面对经济下滑的风险,就应该采取宽财政的措施,而降低企业税负正是宽财政的主要内容。而且,减税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部门都认同,作为我国第一税种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应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而增值税改革的一个原则就是减税。——《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248.

由于医疗、住房、教育等等相继走向市场化,部分成本被转嫁到公众身上,而民众收入的增长速度却相对滞后。这就是老百姓生活虽然明显改善,而压力反而增大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内需屡拉不动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249.

有限的公共产品在分享方面的不平等,是造成相关公共产品供应结构性严重不足的另一个原因。医疗为例,据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透露,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了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中科院调查报告);另据监察部、人事部披露,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了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开支约为500亿元。
在党政干部占据80%医疗资源的情况下,剩下的13亿人只能分享20%的医疗资源,公众感觉看病难、看病贵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250.

第三,削减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为社会保障节约出更多的资金。
我们现在提倡建立节约型政府,即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政府的资源消耗维持在最低水平,并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这种节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控制人员规模,做到“精兵简政”;节约行政开支,做到既廉洁又廉价;高效率的优质服务。
对于公众而言,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所花费的各种费用越少越好。政府行政成本支出减少,意味着有更多资金可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P250.

趋势依然在路上,我们唯有坚持,才能最终感悟趋势之美!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